轉貼

榮華富貴其實就在「眼前」。只是你沒有發現,所以感覺遠在天邊。

說個故事。

這天老闆說,「賣出一份特餐,現賺5元」。

第一個年輕人覺得只有5塊,一個月也賺不了多少,自己也不缺所以只是敷衍形式帶過。
⋯⋯
一個月下來,賺了30元。心想:「ㄘ ㄟ,還有30元!」

第二個年輕人墊了墊荷包,覺得不無小補。

在客人上門時,主動告知今日特餐。

客人點餐時,也好奇內容是什麼,也就順勢嘗試了。

一個月下來,賺了100元。

第三個年輕人,聽到老闆要推出特餐。

詢問所用的食材、烹調方式、歷史背景、和師傅想呈現的想法和創意

在客人點餐前,精簡扼要的傳達了想法,順道分享了自己品嘗的感受

一個月下來,賺了100元。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在學校,我們乖乖坐在椅子上,

老師就會遞上一疊講義,開始講課。

主考官也是老師,題目大多從講義來。

考了100分,我們心滿意足。


出社會,我們乖乖坐在椅子上,

期待著老闆遞出一疊講義,告知工作該注意事項。

當你期待落空,你會開始咒罵老闆。

殊不知更可怕的是,主考官不是老闆,而是客戶,

題目是我們最害怕的:「open book」

考了50分,你會推卸說,我哪知道要考什麼!

親愛的,這才是現實社會。

但現實社會沒那麼可怕,

至少對於第三個年輕人來說,他是既有挑戰性又豐富多變的。

而老闆的那一疊工作注意事項,

早在拿到手的一個禮拜之後,

因為太無趣,被你丟在一旁長蜘蛛網。

「殊不知那是你養成好習慣、增加效率的根據」


老闆出的那份特餐內容,

如果沒有5塊加持,不過是一份餐點,只是沒寫在菜單上。

多了5塊加持,他頂多變成了生活費的紅利。

「殊不知那是你拓展視野、加強專業的點滴」

太多的殊不知,太多的原來如此

只因為我們常常 有所為而為

抽掉誘因,我們變得麻木不仁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對了,故事還沒說完。

第三個年輕人也只賺了100元。

你會覺得他並沒有因為自己的充實,而多了幾多錢。

一個月過後,有三個客人每次來店裡,

都希望第三個年輕人推薦今天有什麼好吃的。

因為只有他了解自己的喜好。

還認為年輕人懂得多,

他說好吃的東西,值得試一試。

除了100元,他還賺到了「信任」。

那是當初不曾預期的。



最棒的講義,來自於自己的好奇心和積極學習

而非老師的腦袋裡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ichard J.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